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与有神论者的关系

(英语原文网址:http://www.iskcon.com/icj/7_1/71srd.html

作者:索纳卡·瑞希·达斯(Saunaka Rsi Dasa)

    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英文缩写ISKCON,以下用其音译“益世康”)归宗于高迪亚外士那瓦使徒传系,属于韦达文化,或印度文化中一神论传承。印度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无数的神学体系、哲学体系、宗教体系和灵性文化体系。因此,对于那些寻求与印度各种传承对话的人来说,进行这样的对话是相当困难的。印度教没有正式的代表人物,因为“印度教”一词并非指单一的灵性传承。因此,本文代表着印度文化和宗教中的益世康,它属于韦达经义的一神论外士那瓦传承。现时世界不同信仰之间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不同的关系。本文旨在对这种需要进行我们的回应。益世康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外士那瓦团体,它责无旁贷地以尊重和敏感的心态与各团体进行互动式的交流。本文以此为目的,呈献给其它宗教信仰团体,以及益世康成员。


第一部分

益世康与信神者之间关系的声明

    1. 在益世康中,我们认为,所有提倡和实践对神的爱,并以启示经典为基础创建的团体和哲学都是宗教终极表达的代表。对于那些没有包含明确的人格神概念的,但确为真正觉悟自我和对绝对真理探索的宗教法门,我们也尊重它们的灵性价值。

    对于其它提倡人道主义、伦理和道德标准的团体及组织,我们也认为是有价值,因为有益于社会。

    2. 益世康认为,其成员与其它信仰者之间的对话是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信仰和价值,推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与他人共享我们的义务和信仰的机会,同时,也尊重他们对自己的信仰所履行的义务。

    3. 益世康承认,没有任何单一宗教能够对真理、神的启示,或者我们与神的关系进行垄断。我们确信,所有这些都由主在祂与祂的奉献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掌管着。

    4. 我们鼓励益世康成员尊重并支持不同传承和信仰的人们,为了神的荣耀和社会整体的利益,不同信仰的人们有必要一起合作。

    5. 益世康对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与神的关系的职责是肯定的。

第二部分

对话和使命中的益世康


益世康的使命


    当益世康的创办人及阿查尔亚圣帕布帕德(1896-1977)于1966年首次以法人实体在纽约注册益世康时,他宣布,他为这个组织所立下的首要目标是:“向社会普遍、系统地传播灵性知识,教育人们有关灵性生活的方法,以控制生活中价值的不平衡,在全世界达到真正的团结与和平。”(圣帕布帕德确立的益世康的七个目标之一)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哈瑞奎师那运动的成员重视慈善、非暴力、灵性教育、符合道德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对神的奉献和服务。

    我们也重视谦卑、宽容、慈悲、洁净、自律、简朴、坚定、知识、真诚和个体完善等品质。

    我们重视和尊重所有其它生物的生命权利,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鱼类或植物。

    我们重视环境和我们的自然资源,因为这些是神的财产,我们有责任尊重和保护它们。

    我们认同,家庭做为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

    我们认为,尊重父母、老师和政府代表对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是重要的。尊重和保护老人、妇女、儿童、弱者、依赖性生物、致力于福利事业的人、服务神的人对发展健康和安全的社会也是重要的因素。

    我们相信,许多追求灵性的、无私的、心怀慈悲的热情的人们也会同意这些原则和价值。

    我们尊重和重视任何实践、维系和发展这种品质和行为的传统或文化。

    圣帕布帕德的使命在他的顶拜祷文中得到了进一步阐述,即:他来是为了把西方国家从无神论中拯救出来。

    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1836-1914),一位尊敬的外士那瓦阿查尔亚解释说,敌人不是其它宗教,而是无神论。圣帕布帕德的使命和他所代表的传承致力于促进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精神活动发展的道德和实践,但也对无神论及唯物主义的原则和价值构成了挑战。

益世康:对话与使命

    做为一个肩负使命的团体,与灵性或宗教观点不同的团体进行对话也许在目标上是个矛盾。高迪亚外士那瓦的教义是支持与其它宗教传承进行对话和合作。…………加入外士那瓦使徒传系的前提是认可奎师那,而不是传教的奉献者,是至尊者(Isvara),控制者。

    高迪亚外士那瓦承认宗教的多样性,视其为社会正常和健康的标志。从采坦亚·玛哈帕布时期开始,我们传承历史中的成员们就一直在与其它信仰的团体进行接触,到了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时代开始有系统地与其它信仰团体进行对话尝试。

        在信仰者中,可以通过真诚的对话发展信任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激发所有传承中有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合作,建立有神论结论,将神觉风气引入现代世界中。因此,与其它信仰团体间的对话和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是益世康始终如一的使命,对社会的和谐是重要的。

    20世纪50年代,圣帕布帕德在对世界各宗教领袖的呼吁中确认了这个方法:“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徒和其它宗派信徒等所有相信神的权威的信徒对无神论文明的快速发展不应该坐视不管,保持沉默。神具有祂的至尊意志,没有哪个国家或社会能够在不接受这个至关重要事实的情况下生活在和平和繁荣中”。在珍爱我们自己的灵性文化和致力于传播我们对温达文的奎师那的信念的同时,我们认为,对于外士那瓦来说,通过毁誉、歪曲和羞辱其它信仰团体成员的方法来试图吸引人们崇拜至尊主是不恰当、不合适的。关于这点,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写到:“尽管一个人非常喜爱自己的信仰,并以此保持对自己的信仰的坚定态度,但总是与人争论,认为自己的老师要比别的老师优越,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这种争论对世界不会产生任何益处。”圣帕布帕德也在《圣典博伽瓦谭》要旨中讨论了这个内容:“另外一个在此提到的有关要点是避免冒犯亵渎——我们不应该批评其它宗教法门。一位奉献者不应该批评这些体系,而应该鼓励那些信徒们坚持他们的原则。”

    外士那瓦们努力激励增进主和祂的奉献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努力中,对那些以不同的品味崇拜至尊主,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服务,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爱的人,奉献者都应该正确对待他们。1969年在一次公开讲课中,圣帕布帕德声明:“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特别的传承和自己宗教的规范原则。就象尽管有许多党派,但都服务于一个国家一样。”因此,多样性应该被接受,但不应该排除团结。宗教没有必要同一化或合并到一起,但是它们可以发展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和实用的关系。故此,益世康没有排斥其它信仰成员的任务。益世康张开双臂欢迎任何需要灵性庇护和指导的真诚的灵魂,这是益世康的使命。在外士那瓦宗和印度教中确实有使命感,但不是通过排他主义的转换模式来实践的。从高迪亚外士那瓦的观点看,我们不是来“转化”,而是在进行灵性发展。因此,“转化”只是个人的经历,个人灵修历程,是超越宗教和宗派属性的。具有排他主义性质的转化模式常常不考虑主的至尊性和在真理中的独立性。通过对话,不同信仰和传承的人们可以共同合作,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领域。他们可以在一起以各自的灵性体会讨论战争、暴力、道德败坏、犯罪、毒品、贫困和饥饿、社会的不稳定及环境的恶化。

    通过对话,有神论者和追求绝对真理者可以相互鼓励,更忠实于自己的信仰。为了增进灵性觉悟,许多传承法门都强调自制、牺牲、苦行和慈善,但我们都需要在我们的努力中得到鼓励和激励。为了完成我们灵性导师的要求,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我们需要相互鼓励,忠实于我们自己的信仰原则。

    对话对每个信仰的信徒的信念都是一种挑战。在一个多元化信仰的世界中,这种挑战是必需的,也是灵性生活中应该被接受的。这种对话有助于加强个人的信念和人格,有利于团体的健康发展,使团体能够扩大视野,以及得到那些期望领导层在灵性上具有觉悟的人的支持与赞赏。这样,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对话才能使我们对自己的使命有深刻的认识。


第三部分

益世康:对话的神学基础

外士那瓦的神学观和宗教观

    在韦达传统的众多追随者中,奎师那知觉,或对神纯粹的爱与一般所理解的宗教概念是不同的。圣帕布帕德在《博伽梵歌》导言中解释说:

    萨纳塔那—达尔玛不属于任何宗教派别。它是永恒生物在与至尊主关系上的永恒职责。
“宗教"一词与萨拿坦·达尔摩(永恒的职分)有所不同,“宗教”一词是指信仰的意思,而信仰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可能在一特定过程中有某种信仰,但他可能改变这一信仰而转向另一种信仰。然而“永恒的职分”指的却是不可改变的活动。

    虽然有些修习萨拿坦·达尔摩(永恒的职分)的人会把自己与某个特定的宗教传承联系到一起,但外士那瓦认为奎师那知觉或萨拿坦·达尔摩(永恒的职分)不属于任何宗派,在《圣典博伽瓦谭》(《博伽梵往事书》)(1.2.6)和《奉爱的甘露》(Bhakti-rasamrita-sindhu)(1.1.11)中对外士那瓦奉献者的定义就是对神的爱。圣帕布帕德也写到:“我们不提倡任何教派主义。我们关心的是让我们对神的爱能够觉醒。任何有助于我们达到那个层面的方法我们都欢迎。”在对茹帕·勾斯瓦米《教诲的甘露》(Upadesamrta)的诠释中,圣帕布帕德进一步阐释到:

    在世界各个地方,世风日下的人类社会也许会建立一些宗教体系。当一个宗教体系发展到转向对神的爱时,它就成功了。

    因此,外士那瓦宗认可所有众生与生俱有的灵性,和他们与以诸多不同名字展示的至尊主的个体关系。外士那瓦宗主张,只有在对至尊者的服务中才能获得满足,“这种奉献服务必须是毫无动机、持续不断地,以完全满足自我。”(《圣典博伽瓦谭》1.2.6)没有这种服务,我们就会根据不同的口味和环境另寻享乐,如崇拜半神人、伟人、自然现象或偶像。

    主始终认可并保持祂与个体灵魂的关系,知道我们希望了解和理解祂的努力,尽管这种努力的实施可能会不完美或不恰当。奎师那要求个体灵魂,“放弃所有宗教,只皈依我。我将把你们从所有的罪业中拯救出来。不要恐惧。”(《博伽梵歌》18.66)所以,祂强调,祂与个体灵魂之间的私人交流超越于所有教派自称的祂的旨意。

外士那瓦神学观和对话的基础

    采坦亚·玛哈帕布在文字上只留下了八段诗句,称为“八训规”。其中第四诗节这样写到:

    一个人应比一棵树还要宽容,比一棵小草还要谦卑。一个人应该随时向所有人致以完全的敬意,不图回报。只有在这种谦卑的心态中,一个人才能够以纯粹的奉爱荣耀和服务主。这段诗节毫无疑问地确立了一名外士那瓦所应该具有的谦卑、敬意和奉献的标准,他应该以一颗纯粹的心皈依主奎师那。“向所有人致以完全的敬意”也当然可以直接适用于其它信仰的人们。对主的奉献者来说,对真诚努力爱主和服务主的人应该给予特别的敬意。这种敬意、宽容和谦卑是外士那瓦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

    《圣典博伽瓦谭》第十一篇描述了发展灵性关系的三个不同阶段:初级(kanistha)、成熟(madhyama)和高级(uttama)。《圣典博伽瓦谭》呈现了这些发展在所有宗教传统的奉献者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初级者通常表达的是一种狂热和排外的情感。初级者不知道如何与其它奉献者相处。他/她无法正确地区分奉献者和非奉献者(《圣典博伽瓦谭》11.2.47要旨),也不能跳出自己所属的传承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对话。圣帕布帕德警告说:“但是如果某人是一个教条的和盲从的追随者,那么就不要与他开展讨论。”(1970年6月23日致Toshana Krsna Dasa的信)

    成熟的奉献者非常在意与他人建立恰当的关系,能够通过他人的品质和情感辨认出神的奉献者,而不是通过宗教派别来进行判断。为了说明这一点,圣帕布帕德评述说:“一名纯粹的基督徒和一位奎师那的真诚奉献者是没有分别的。”(1977年4月5日在孟买的室内谈话)无论是谁,只要展示出奉献服务,他/她就被看作是一名奉献者。成熟奉献者是通过由外士那瓦权威帕拉达·玛哈日阿佳所阐述的九项奉献服务程序来认可对神的奉献服务的。圣帕布帕德说,尽管九项服务中的两项,即:聆听灵性声音(sravanam)和唱颂神的名字(kirtanam)在这个年代中被特别推崇为最有效的灵修方法,但在每个年代,九项服务中的任何一项都是有效的。成熟的奉献者具有成熟的视觉,这对与其它信仰团体成员建立真诚和信任关系是必需的。信仰的高级阶段—乌塔玛层面是超然的觉悟。高级奉献者把一切众生都看作是奎师那永恒的仆人,并如此对待他们。他/她不会因为种族、阶层、性别或宗教的不同而有分别。他/她会放弃所有世俗和物质的联谊,只愿意与那些把纯粹奉献服务献给至尊人格首神的人联谊。

    外士那瓦宗认可,灵性或宗教生活从本质上讲适合于永恒的个体灵魂与永恒的至尊灵魂之间的亲身和个体的关系。虽然奉献者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来取悦主,但至尊主总是通过祂本人甜美的愿望赐予灵性觉悟和纯粹奉爱。因此,外士那瓦宗的追随者们不同意任何单一宗教或组织能够垄断只由主本人掌控的真理或关系。外士那瓦们接受,奎师那,或神,可以随时与祂喜欢的人进行爱的交流,没有肤色、等级或宗派的分别。

第四部分

与信神者沟通的原则与方针


原则

    下列原则将有助于益世康成员与其它信仰团体的交流:

    1. 谦卑——我们的传统认为这是建立灵性关系的关键,也是一名外士那瓦的首要品质。

    2.奎师那无限的本性——绝对真理是普遍性的。没有哪个个人或组织可以垄断主。祂因时因地因人以祂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

    3.真诚——应该始终真诚。这是成功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4.敬意——应该始终尊重他人,即使你不会从对方那里得到相同的尊重。主采坦亚说,'amanina manadena':一个人应该随时向他人致以完全的敬意,而不期望从他人那里得到敬意。

    5.宽容——当你所交流的对象对我们的传统和文化有不尊重或不理解的态度时,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们不了解。你应该宽容,礼貌地进行解释,不要对他们的误解耿耿于怀。

    6.因时、因地、因人——根据你的常识和判断与他人发展关系。在对话中或讲课中,要考虑对方或听众的层次、身份和态度,要有一定的敏感性(察言观色)。

    7.相互理解——随时聆听他人的讲话,了解他们的语言、设想、文化和价值。不要用我们的观念去衡量他人的实践。

  8.个人觉悟——如果我们想有效地呈现齐颂圣名运动,我们就必须真诚地在奎师那知觉中培养我们自身的灵性觉悟。应该努力以亲身经历和觉悟进行讲解。与他人分享个人觉悟会更加有效。

    注:圣帕布帕德对“觉悟”的意思进行了解释:“个人觉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企图标榜自己无师自通,通过超越阿查尔亚前辈们而炫耀自己的博学。他必须对阿查尔亚前辈们有完全的信心,同时他必须对相关主题有很好的觉悟,并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他人。(《圣典博伽瓦谭》1.4.1要旨)。圣帕布帕德也说明了,一个传教士在传达他的信息时应该具备基本知识。一个人必须明白,主是“至尊享受者,祂是万源之源,是所有众生最好的祝福者和朋友。”(《圣典博伽瓦谭》7.6.24要旨)

    9.私人关系——外士那瓦传统注重真诚的私人关系。我们可以没有哲学,没有仪式,没有组织地生活着,但绝不能没有奎师那与祂的奉献者之间的爱和服务的关系。

    10.行为端庄——圣帕布帕德写到:“一个奉献者的行为体现着宗教原则的真正目标。”


与其他信仰者沟通的指导方针

    ◆ 主要目标是建立真正的友好关系,以促进我们自己与其它宗教成员之间的了解。

    ◆ 以尊重的态度聆听和评价其他信仰成员的介绍

    ◆ 给予其它信仰成员机会自由表达他们真诚相信的信仰和信念。

    ◆ 允许其它信仰成员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给自己定义,而不要把某种定义强加给他们,避免把他们的实践与我们的观念相比较。

    ◆ 尊重他人的饮食、服装、仪式和礼仪。承认我们各自的传承中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

    ◆ 不要误传或贬低其它宗教或信仰的实践。如果你想了解他们的信仰,应该礼貌、谦卑地询问。

    ◆ 其他人和我们一样,都对自己所选择的信仰承担着义务,对此应该予以尊重。

    ◆ 对你的意图应该诚实、坦率。这样会得到别人的赞赏。

    ◆ 即使你们不会深谈,也要对他人保持敏感(察言观色)和谦恭的态度。

    ◆ 尊重别人有不同观点和不愿继续深谈的权利。

    ◆ 对于我们的哲学和价值观永远没有妥协的必要。

    ◆ 在与宗教人士对话的时候,不必有要让他们改宗的想法。

    ◆ 你会遇到一些极端的宗教人士和无神论学者。尊重他们,继续按你的方式前进。与他们进行有关灵性题旨的对话是不可能的。

    ◆ 在回答问题时,不要害怕说“我不知道”。诚实比推敲要好。

第五部分

资料来源

选自《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通讯期刊中的文章:

Contemporary Theological trends in the Hare Krishna Movement: A Theology of Religions
Dr. K. Knott. Vol. 1, No. 1

Religion and Religions
Ravindra Svarupa Dasa Vol. 1, No. 1

Christian and Jewish Responses to ISKCON: Dialogue or Diatribe?
John A. Saliba SJ Vol. 3, No. 2

Hinduism Vaishnavism and ISKCON: Authentic traditions or Scholarly Constructions?
Gavin Flood Vol. 3, No. 2

The Four Principles of Interfaith Dialogue and the Future of Religions
Kenneth Cracknell Vol.4, No.1

Hinduism and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Daniel Acharuparambil OCD Vol. 4, No.2

Dialogue with ISKCON: A Roman Catholic Perspective
John A. Saliba S. J Vol. 4, No.2

A Response to Daniel Acharuparambil's Article
Ravindra Svarupa Dasa Vol. 4, No.2

 

《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通讯期刊》中报道的会议:

The Destiny of the Soul: A Vaishnava-Christian Conference
Vol.4, No.2

The Everlasting Soul: A Vaishnava-Christian Conference
Judsome Trapnell Vol. 6, No.1

Religion, Community and Conflict
Maurice Ryan Vol. 6, No.1

 

其它出版物:

Krishna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Faiths
Shubhananda Dasa in the ISCKON Review Vol. 4, 1986

Krishna and Christ: ISKCON's Encounter with Christianity in North America
By Steven J. Gelberg (Subhananda Das) in Hindu-Christian Dialogue: Perspectives and Encounters, edited by Harold Coward, Orbis Books: Maryknoll, NY, 1989

Encountering God: From Bozeman to Banares
Diane L. Eck, Beacon Press: Boston, 1993

Justice Courtesy and Love: Theologians and Missionaries Encountering World Religions 1846-1914
Kenneth Cracknell, Epworth Press, 1995

Hindu and Christian in Vrindavan
Klaus Klostermaier, SCM press: London, 1969

Global Ethic for Global Politics and Economics
Hans Kung and Karl-Joseph (eds.) Kuschel SCM press: London

Guidelines on Dialogue with People of Living Faiths and Ideologies
Geneva, WCC, 1979 - Seminal document, in use in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WCC) member churches since the WCC Central Committee, Kingston, Jamaica, 1979.

Towards a New Relationship: Christians and People of Other Faith
Kenneth Cracknell, London Epworth Press

God Has Many Names
John Hick, London and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0
Many Personal Experiences are recounted in this book.

Faith in the Midst of Faiths: Reflections on Dialogue in Community
Samantha J. Stanley, Geneva,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1977

The Faith of Other Men
Wilfred Cantwell Smith,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 Harper and Rowe, 1963 and 1972

Images of Eternity: Concepts of God in Five Religious Traditions
Keith Ward, London, Darton, Longman Todd, 1987

Christianity and World Religions: Paths of Dialogue with Islam, Hinduism, and Buddhism
Hans Kung et al., London, Collins, 1987

The Trinity and the Religious Experiences of Man
Raimundo Panikkar, London,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1972

Towards a World Theology: Faith and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Religion
Wilfred Cantwell Smith,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and London and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1

Christian Theology and World Religions: a Global Approach
Frank Whaling, Basingstoke, Marshall Pickering, 1986

Preparation for Dialogue
Paul D. Devanandan, Bangalore, CISRS, 1964

The Unknown Christ of Hinduism: Towards an Ecumenical Chistophany
Raimundo Panikkar, London,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1981

Truth is Two-Eyed
J. A. T. Robinson, SCM Press, 1979
Robinson spent six months in 1976 travelling in India, Hong Kong and Japan undertaking Hindu-Christian dialogue, and his reflections are valuable.

Jesus and the Other Names
Paul F. Knitter, Oneworld Publications, Oxford, England, 1997
A review of this book appeared in ICJ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