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世转世的最基本的内容可以在《博伽梵歌》找到。在第二章中,奎师那用一种理性、简单、清晰易懂、逻辑性强的方式解释了灵魂如何在身体中从今生到来世的旅行。
对轮回转世的理解的前提必须先了解身体和灵魂之间的区别。
    “你要知道,遍觉整个躯体者不会毁灭。没有人能摧毁不朽的灵魂。”(《博伽梵歌》2.17)
    “任何时候灵魂都无生无死。他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他太始无生,永恒常存。躯体可杀,灵魂不可杀。”(《博伽梵歌》2.20)
    “灵魂火不能烧,水不能湿,风不能蚀,永不会被任何武器戮碎。”(《博伽梵歌》2.23)
    因此,灵魂和身体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肉体是暂时的,灵魂是永恒的。虽然灵魂的本质超出了物质可衡量的范畴,但人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认识它的存在:
    “巴拉塔之子啊!正如太阳独自照亮整个宇宙,躯体之内的众生也以知觉照亮整个躯体。”(《博伽梵歌》13.34)


    关于觉性(包括意识与知觉)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这里的《博伽梵歌》给出了太阳和阳光的例子。太阳虽然位于一处,但却照亮了整个宇宙。一个微小的灵魂粒子虽然位于身体的心脏处,却能通过知觉感知整个身体。因此,知觉和意识是灵魂存在的证明,正如阳光或光明是太阳存在的证明。当灵魂存在于身体中时,整个身体都有了知觉和意识,一旦灵魂从身体中消失,知觉和意识也跟着消失了。任何有智慧的人都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因此,意识和知觉都不是物质组合的产物。它是生灵的特征。生灵的意识虽然在质上与至尊意识同一,但它本身并不是最高的,因为某一特定身体中的意识并不等同于另一个身体中的意识。但是,处于每个生灵身体中作为个体灵魂的朋友的超灵则能够觉知到所有生灵的身体。这就是最高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区别。
由于灵魂不断更换各种身体,因此轮回转世也在不断发生。
    “正如体困的灵魂在物质躯体中经历童年、青年、老年的变化,躯体死亡时,灵魂便进入另一个躯体。醒觉的灵魂不会为此变化所困惑。”(《博伽梵歌》2.13)
    “仿佛脱下旧衣,换上新装,灵魂放弃衰老无用的旧身,接受新的肉体。”(《博伽梵歌》2.22)
    在死亡之时,灵魂与细身(心意、智性、假我)一起离开粗糙的肉身,并根据业报法则、因果率或早或晚股胎到某个女性身体的子宫里得到重生。
    一个人的来世是由他死亡时的觉知所决定的。因为我们在今生的所做所想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而这些印象会影响我们在死亡时的觉知。如果一个人生前没有培养任何灵性知识,那么他在离开人体后就必然会进入较低的生命形式,不得不接受任何物种的身体,从飞禽走兽到游鱼爬虫,甚至是花草树木。
    那么,一个人如何净化自己的觉性,使自己在来生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者避免轮回转世,达到解脱呢?
    主奎师那给了我们答案:
    “在生命终点,谁离开躯体时只记着我,谁就能立即到达我的原初境界。这是无可置疑的。”(《博伽梵歌》8.5)
能够在死亡时刻记住奎师那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记住祂。记住祂的最好方法就是唱颂祂的圣名:哈瑞奎师那玛哈曼陀。这是这个年代的祭祀。